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匠人”纪录片的思考

CDRC2011 2023-03-3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纪实观察 Author 莱芊

2016年,一部无明星、无炒作、无噱头的纪录片与观众见面,并以这个时代稀缺的匠人精神打动无数观者。短短3集、每集50分钟,却在豆瓣上收获超过8万人评出的9.4分——这便是《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一举捧红了在故宫红墙暗格内默默修文物的手艺人,他们被网友称赞为“一手触摸草木金石,一手直抵宋元明清”。


时隔三年,由《我在故宫修文物》原班人马打造的纪录片《一百年很长吗》在每集近半小时内,讲述了天南地北不同手艺人的命运故事。实际上,早在去年年底,这部纪录片就出过电影版,主创团队花费一年时间,走了十万余公里路,寻觅深藏在茫茫江湖里的匠人。最终,在大银幕上呈现出佛山舞狮人黄忠坚和在新疆做马鞍的老人阿合特的故事。



新出的剧集版《一百年很长吗》可以说是电影的扩充和升级。它所到达的地域更广,所捕捉到的人物也更多。但和电影版殊途同归的是:片中的每一个主角,都在默默传承和守护者中国的传统手艺。


而这样一部深描鲜活的匠人品格的纪录片仍未在受众当中激起广泛影响力,也不曾撬动更广泛的社会讨论。对焦“匠人”的国产纪录片已经进入疲软状态?


方法论再探讨:

什么样的内容才能打动人心?


“一百年,它长成了一段历史,短成了人的一辈子。”相较于在故宫修复珍稀文物的高大上,《一百年很长吗》将镜头落在平凡的生活中,更具有人间烟火气,也具有温情的打动。这部纪录片里没有聚光灯照耀一呼百和的大师,有的只是认真讨生活的普通人。



作为绍兴酒的发祥地,东浦素有“酒乡”之称。被日本NHK电视台采访过的沈佰和,是一个酿了几十年酒的“酒痴”。每到酿酒的时节,老沈就会挨家挨户地上门收旧坛子,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但这里面其实大有讲究——旧坛子虽然破旧,但是由于有包浆,所以用起来比新坛子更妥当。



不仅酿酒的缸十分讲究,米也要经过精挑细选。颇有名气的“香雪”酒,要用七月收割后的早稻,将晶莹剔透的糯米铺满箩筐,充分洗米、浸泡后,才能进入蒸米的环节。蒸至颜色发深、浇冷水冷却、发酵、出甜酒酿,当甜酒酿漫至一定程度,再放入麦曲,这就是前发酵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其间对于温度、计量的把握,没有工具辅助,全凭老沈多年的经验。


老沈一家三兄弟都酿了一辈子酒,但即便是年纪最小的老沈,如今也已经74岁,酿酒已经与他生命中的血液一同流淌。也正是在老沈这样的人的坚持下,手工酿酒的传统手艺才成为绍兴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镜头下,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为钱发愁,为命挣扎,但是每个人也以自己的方式迎战着生活。他们窘迫,也曾得意,哭过,却还没有丧失笑的能力。”


在广东打工十年的年轻小伙子在做工人的同时,晚上还回去武馆学拳练武,他的梦想是回村当村长,然后建立一个武馆教会村子的小孩子武功,有着行侠仗义的武侠梦;翁记卤肉饭代代传承,年轻的孩子们每日凌晨三点就要开始忙碌,每日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也会疲惫,也会枯燥,但是他们都想要将“翁记”一直做下去。



中国人向来有一种坚韧的品格,能历经磨难而坚持自立,从而才有了源远流长的历史,星星之火成就燎原之势,这就是民族的风骨。


记录这些,便是匠人题材纪录片的要义所在。


创作再思考:

井喷后的“匠人”主题纪录片是否已经进入疲软?


回溯匠人题材纪录片的勃兴,它与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技艺在洪流中不断被裹挟、被吞没的现实密不可分。


当传统工艺面临失传和灭绝的时候,仍有一群匠人甘于忍受寂寞,一生只做一件事,将手中的技艺和心中的信念通过品质传承下去,即“工匠精神”。


这个词语不仅在2016年入围当年《咬文嚼字》的十大流行语,更让匠人群体成为这两年IP界的爆款。《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网络后,一批以“匠人”为主题的纪录片风靡开来,其中有讲述景德镇瓷器制作人的《手造中国》、以中医药传承人为主角的《本草中国》、从北到南寻找199名手艺人的《寻找手艺》、探寻亚洲各地手工艺人的《了不起的匠人》、明星向“非遗”传人拜师学艺的《百心百匠》......



纵观井喷式发展的匠人题材纪录片,不难发现几点现象:相对于传统传播渠道,互联网已经成为主要播放阵地;与素人嘉宾走红形成对比,名人效应似乎在匠人纪录片上并不奏效;多部匠人纪录片已经开始尝试联合更多资源,除了呈现传统技艺的魅力,还在幕后尽力帮助传统技艺“活”起来......


总的来看,借助传统文化的年轻化表达,只有有趣的纪录片才能真的吸引观众。但匠人题材纪录片是否真的能从“清流”走向“潮流”?


2015年,《喜马拉雅天梯》凭借1000多万的票房,曾创下国产纪录片的票房记录。但时至今日,导演萧寒仍坦言院线纪录片市场的生态并没有实质性的改观,“如今市场竞争更激烈,纪录片的生存更艰难。” 



与此同时,一批新涌现的匠人题材纪录片尽管在豆瓣收获高评分,打分人数却寥寥无几。以呈现传统技艺的《讲究》为例,作为网络平台的自制内容,这部纪录片实现了从网到台的反向输出,在CCTV10播出,获得主流媒体认可。


尽管如此,豆瓣打分人数仍不超过600人。



这显示出一个尴尬的局面:匠人类纪录片叫好却不叫座,受众面十分有限。


因而,进院线似乎成为了新的出口。在数字时代,拍纪录片早已不是一件难事,“吆喝纪录片,让更多人走进影院看纪录片更难。”以导演萧寒为例,为了摆脱大众对纪录片枯燥、沉闷、制作粗糙的印象,他在创作和宣传上有自己的思路。


不同于粗糙的原生态和单一的叙事逻辑,早在《喜马拉雅天梯》时制作团队便已使用4K画质。寻找充满戏剧性的人物和故事,像剧情片一样出彩;借鉴其他故事片的宣传策略,在全国各地跑路演,面对面地与观众交流,扩大纪录片的影响力......为了在不断地传播和引导后,让更多观众意识到纪录片也是院线电影的一种类别,纪录片人付出了大量心血。



去年上映的《一百年很长吗》亦是如此,甚至找来著名的海报设计师黄海设计颇具质感的海报、请来黄渤献唱纪录片同名主题曲等。在萧寒看来,“纪录片没有炫的场景和刺激的视效,纪录片的故事是需要观影者用心去读的,它需要影院这样沉浸式的环境。”


无论是用何种方式,这些纪录片人的身影都像极了摄影机下记录着的人们,用匠心描摹匠人精神,对于匠人题材纪录片的未来,“不满怀希望,又能满怀什么呢?”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纪录正逢时:2019纪录片行业变化盘点(上半年) 摆脱“小而美”制作惯性,纪录片需要回归社会责任140年最热,4部纪录片带你了解“炎”值爆表的世界两院院士盛赞,多位专家发声,这部纪录片成为科学纪录片新标杆!今年FIRST最佳纪录片,讲述传销骗局背后的规训与反抗
尺八,不枉此声,不负所爱。

纪录片“带货”,有理吗?

德国版《四个春天》,一封写给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情书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吴禾昆 张嘉琪

编辑:张嘉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